98互动作业帮,作文网,课堂笔记,读书笔记,电影台词,造句大全,初中高中作文大全,美文欣赏摘抄,唯美的句子,经典歌词,寒假暑假作业,读后感,观后感
鲁迅《希望》这首诗以直抒胸臆为基本笔法,结合运用象征隐喻,通过繁富的意象,生动地呈现了主体的情感体验。
我的心分外地寂寞。
然而我的心很平安;没有爱憎,没有哀乐,也没有颜色*和声音。
我大概老了。我的头发已经苍白,不是很明白的事么?我的手颤抖着,不是很明白的事么?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,头发也一定苍白了。
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。
这以前,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:血和铁,火焰和毒,恢复和报仇。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,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。希望,希望,用这希望的盾,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,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。然而就是如此,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。
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?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:星,月光,僵坠的蝴蝶,暗中的花,猫头鹰的不祥之言,杜鹃的啼血,笑的渺茫,爱的翔舞。 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,然而究竟是青春。
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?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,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?
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。我放下了希望之盾,我听到Petofi Sandor(1823-49)的 希望 之歌:
希望是什么?是娼妓:
她对谁都蛊惑,将一切都献给;
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
你的青春 她就抛弃你。
这伟大的抒情诗人,匈牙利的爱国者,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,已经七十五年了。悲哉死也,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。
但是,可惨的人生!桀骜英勇如Petofi,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,回顾茫茫的东方了。他说:
绝望之为虚妄,正与希望相同。
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 虚妄 中,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,但不妨在我的身外。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,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。
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,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,爱的翔舞。然而青年们很平安。
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,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,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。但暗夜又在那里呢?现在没有星,没有月光以至没有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;青年们很平安,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。
绝望之为虚妄,正与希望相同!
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
在这篇文章里。作者 惊异于青年之消沉 。通过自己内心深处深感寂寞而又努力打破寂寞,看到绝望而又坚决否定绝望,感到希望渺茫而又确信希望的存在的探索,鼓舞青年摆脱绝望消沉,奋起抗争,肉搏暗夜。这是一曲充满 希望 的希望之歌。
首先,作者先写自己内心寂寞和精神衰老及其原因。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, 我大概老了 , 头发苍白,手颤抖着 , 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,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。这是心灵寂寞与精神衰老的表征。其原因是什么,作者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回顾了许多年前自己为祖国复兴和民族解放的战斗经历: 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:血和铁,火焰和毒,恢复和报仇。 当这些都成 空虚 的泡影之后,他也未绝望,而是以 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 之盾, 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 ,以致 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。 尽管如此,他也不曾悲观、绝望,因为他坚信 身外的青春固在 。即寄希望于青年一代的身上。虽然是那样悲凉飘缈,但 究竟是青春 ,是同旧世界战斗的一种希望。可是,现在 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,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 ,他怎能不感到 如此寂寞 与痛楚,说明他的 寂寞 和 衰老 不是主观战斗意志的衰退,而是客观的青年一代的 消沉 。
其次,写否定 自欺的希望 而肯定 真正的希望 。面对 寂寞 ,作者只有自己 肉薄暗夜 。对于那些庸禄、无聊的青年,作者引用裴多菲的《希望》之歌,加以否定;又以裴多菲为爱国而战死的事例和他的另一句话: 绝望之为虚妄,正与希望相同。 说明在另一部分像裴多菲一样的青年身上,是存在着肉搏黑暗的 真正 的希望的。这里,分明表现了作者对青年群体的清醒认识。
再次,写自己决心独自肉搏这空虚的暗夜。在否定绝望之后产生的微茫希望的鼓舞下, 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,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。 篇末再次咏叹裴多菲的诗句: 绝望之为虚妄,正与希望相同。 这不仅是自励,也是激发消沉的青年,对于希望的不相信是毫无根据的,正如相信绝望是毫无根据一样。这样,作者在否定绝望之后,反衬出追求希望的信心和力量。
这是一篇诗意极浓的散文。作者以富于象征和暗寓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,创造出诗情浓郁的境界。作者鲁迅在战斗中耗尽了自己的青春,又 惊异于青年的消沉 ,于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的身上。但他没有进行抽象的议论,而是用形象的、诗的语言来描绘这 身外的青春 。说他们是黑夜中闪亮的星星和月光,是寒冷中冻僵的蝴蝶,是暗夜中绽开的花朵,像猫头鹰呜叫和杜鹃啼血一样,敢于向黑暗发出反叛的吼声。这些诗性的语言使情感的表达既含蓄深沉,又洋溢一种诗情美。
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开发:全篇诗意葱郁。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感情线索,希望与绝望起伏交错,造成文势的跌宕起伏。感情基调凝重、悲壮。语言凝炼、形象,诗味隽永。
著名学者汪晖:一旦 希望 本身的意义遭到怀疑, 绝望 也便随之消失,因为它也属于未来,属于 寻找 与其 结果 的背逆。由此,《野草》达到了其哲学的顶峰: 绝望之为虚妄,正与希望相同! 鲁迅以 虚妄 的真实性同时否定了 绝望 与 希望 ,把生命的全部意义归结为人的现实抉择: 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 ,从而构建了一套即便面对双重 绝望 和 虚无 也能据以生存和抗战的这些 反抗绝望 的人生哲学。
来源:98互动作业帮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8zuoye.com/post/73731.html
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