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» 读书笔记 » 正文

季羡林给我的启示作文|关于季羡林的养生启示

102 人参与  2023年06月21日 05:00  分类 : 读书笔记  作者:PqYcIpRxIe4F  评论

  季老独创的“三不主义”养生观更是闻名全国,号称无为而养生。 下面来看看!

  不锻炼?

  一生动脑成就大智慧

  季老没时间锻炼,他自己曾解释说:我没有时间去探索养生、长寿之道,也从不刻意去追求锻炼。我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,而是反对那种“锻炼主义”。

  所谓“锻炼主义”大约是指:活着是为了锻炼,锻炼是为了活得更长的比较极端的做法。但是季老认为: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永远奋斗,花时间在工作上比用在打太极拳上要划算。如果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体育锻炼,因此而耽误了工作,那就是因小失大了。当然要工作首先必须有健康的体魄作为保证,所以季老觉得必要的锻炼是可行的。

  大家都知道,季老一生致力钻研,出了很多书。曾有记者怀疑,以季老的高龄要写那么多书,会不会有弟子代笔?对此,季老的弟子表示“太不靠谱”了,因为季老对待学问极其严肃。

  季老弟子葛维钧:季先生的天赋那是没有说的,极为聪慧,脑筋非常好使。领悟力非常强,记忆力非常好。但是他把他的学术生命交给了勤奋。大家都知道季先生的灯是每天早上北大亮的最早的一盏,每天4点钟就开始起来工作,因为他白天还有很多事情。一直到90多岁之后还写了《病榻杂记》。另外写《糖史》的过程中,他先后写了有20年时间,收集糖史的资料时。每天到北大图书馆去,看了很多单本书、古本书,很多难以得到的书,他都得到了。书里边实际上只运用他搜集资料的一部分,但是已经80万字了。

  其实,季老深谙用脑长寿之道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他曾说:“根据我个人八九十年来的经验,一个人绝不能让自己的脑筋投闲置散,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。”

  季老说,人的衰老主要是脑细胞的死亡。中老年人的脑细胞虽然天天死亡,但人一生中所启用的脑细胞只占脑细胞总量的四分之一,而且在活动的情况下,每天还有新的脑细胞产生。只要脑筋的活动不停止,新生细胞比死亡细胞数目还要多。勤于动脑筋,则能经常保持脑中血液的流通状态,而且能通过脑筋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。

  不嘀咕?

  大胸襟练就清净心

  季老的不嘀咕首先是指心中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,更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,对自己的生老病死看得开。人进入老年,身体十分容易出毛病,老年人也是非常担心自己的哪个地方失灵,所以老年人喜欢嘀咕。季老说这样嘀咕反而对身体不好。人应该顺其自然,老了,难免会有些小毛病,闹些不舒服,我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,爱怎样就怎样,心里没负担,身体自然好。

  季老的不嘀咕也指说话不拖泥带水,因为嘀咕惯了,说话啰嗦是难免的。由于时间观念强,季老讲话一向是干净利落,上了90岁依旧如此,说明他的思维能力和控制力很强。不像一般年纪大的人,一旦说起来就停不下,而且老是重复。

  北大的很多学生都知道,季老的“不嘀咕”决不仅仅限于此,对待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,他都不放在心上,面对误会、误解从不耗费精力去解释,心胸豁达,为人谦和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
  季老弟子钱文忠:季先生穿着极其地朴素,经常会被人看成是学校里的老工人。不止一次,季先生会被来报到的新学生叫住,替他们看行李。季先生每次都原地不动地替他们看守行李,从不多解释。北大司机班的司机说过,他们接送的大人物,只有季先生下了车道谢不说,还要站在门口目送车子驶远。

  季先生自己生活的简朴,在北大是人所皆知的。但是,他的慷慨知道的人就并不很多了。季先生往自己的家乡小学寄钱寄书那是常有的事情。就连在家里工作过而已经离开了的保姆,倘若喜欢读书,季先生都会给予支持。前几年,北大接受了一笔最大的捐赠,仅仅是古字画就有四百多幅,就是来自于季羡林先生,价值可以亿论。

  更难能可贵的是,作为一个从各种运动中走过来的知识分子,该守望、该坚持的东西,季先生一样也没有放弃。季先生的回忆录中只有反思,没有怨恨。

  “纵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惧。应尽便须尽,无复独多虑。”这是季老的座右铭,他深知平和心态对养生的重要性,尤其是对老年人。

  季老欣赏那些虽然已经寿登耄童,年逾期颐,但仍然勤勤恳恳的人。季老不想做长生梦,对老年,甚至对人生,他采取的态度是道家的。他曾说过我已年届耄耋,但是,专就北京大学而论,倚老卖老,我还没有资格。在教授中,按年龄排队,我恐怕还要排到二十多位以后。我幻想眼前有一个按年龄顺序排列的向八宝山进军的北大教授队伍。我后面的人当然很多,但是向前看,我还算不上排头,心里颇得安慰,并不着急。

  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,有困难则设法克服之,绝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,也绝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,绝不玩世不恭。“应尽便须尽,无复独多虑。”有这样的心境,焉能不健康长寿?

  不挑食?

  享受朴素的大“自然”

  季老吃饭的原则是 有什么吃什么,从不挑肥拣瘦,只要符合口味,一概通吃。物不分东西,味不分南北,只要适口,便为我所用。凡是觉得好吃的就吃,不好吃的就不吃。卡路里、维生素统统见鬼去吧。

  常见有人年才逾不惑,就开始挑食,蛋黄不吃,动物内脏不吃,每到吃饭,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窘态可掬,看了令人失笑。以这种心态而欲求长寿,岂非南辕而北辙!

  季老还说过一个此类笑话,说的是一名化学教授,吃饭时仔细计算卡路里、维生素的数量,一顿饭所用的公式几乎等于一次实验。最后饭费比别人多几十倍不算,人却瘦得干巴巴的。季老认为讲究到这个份上不但少了人生乐趣,而且绝无必要。

  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季老生活俭朴,为人谦和,有时甚至带点孩子气,童心未泯,十分随性。

  季老弟子张保胜:先生吃得很简单,前一阶段我去看过他两次,还给他送饭做饭,后来有学生让我搭桥访问先生,老师也同意了。我就叫三个学生,一个,你给他做点饺子,一个,你给他熬点肉末粥,一个你给他买个小西瓜。

  先生作息时间很规律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四点起床,几十年如一日。对待我们这些学生就像慈父,每年先生都会做自己的拿手好菜:山东醋卤酱菜,这个菜有五花肉,有海带,有萝卜等等,用醋一起炖,炖了以后,也不问我们喜不喜欢,两大饭盒扣在一起叫我带回家吃。每年如此。

  每天早展,小猫陪季老散步是著名的“朗润园一景”。碰上遛鸟的老人,相

  对大笑:“你在遛鸟,我在遛猫,我们各有所好啊!”

  季老养的“咪咪”小便失禁,季老坚持绝不打猫一巴掌,以耄耋之躯,匍匐于床下桌下,清扫猫尿猫屎,他不但不以为累,反乐此不疲。

  晚上,季老也会看一会儿电视新闻,他最钟情的是动画片,不难看出这位博学的老人仍有一颗未泯的童心。季老85岁那年,有一天早早起床钻进书房读书,读完了才发现他把自己倒锁起来了,钥匙又没带,他就打开窗户,从窗台上跳下去,竟然安然无恙。

  如同季老的饮食一样,季老的生活就是这样随性而为,抱着“无所谓”的心态,季老吃了70多年的安眠的药。他说,每天吃了,每天睡好。睡好了,精神就好。

  正是这种对吃、穿、健康及身边事情持有的“无所谓”态度,让季老活到了98岁高龄。他是真正参透了自然的禅机。

  [超链接]

  老年人的养生禁忌:

  一忌:说话太多

  某大学流传一个传说:学校开会,某老一开口发言,有人就回家吃饭,饭后再回到会场,某老谈兴正浓。说长话以老年为多。四句话奉献给老人:年老之人,血气已衰;煞车失灵,戒之在说。

  二忌:倚老卖老

  人一老,经验丰富,识多见广。一个人受不受人尊敬,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值得别人尊敬的地方。摆架子,倚老卖老,都是枉然的。

  三忌:思想僵化

  我的僵化同别人或许有点不同:它一半自然,一半人为;前者与他人共之,后者则为我所独有。人为的思想僵化,则多半是一种逆反心理在作祟。

  四忌:不服老

  人上了年纪,是一个客观事实,服老就是承认它,这是唯物主义。反之,不承认倒迹近唯心了。我认为,在战略上要不服老,在战术上要服老。

  五忌:无所事事

  是否能做到老有所为,完全取决于自己。到了退休的关头,学海无涯,何妨再跳进去游泳一番,再扎上两个猛子,不也会身心两健吗?

  六忌:提当年勇

  一旦年老,争胜有心,好强无力,便难免产生一种自卑情结。可又不甘心,只有自夸当年勇一途,可以聊以安慰。这种情况,别人是爱莫能助的,从零开始是惟一正确的想法。

  七忌:自我封闭

  老年人最常见的现象或者灾难是自我封闭。封闭,有行动上的封闭,有思想感情上的封闭,都对个人健康不利的。同青年人在一起,他们身上的活力会感染你的。

  八忌:叹老嗟贫

  在中国的读书人中,特别是所谓怀才不遇的人常见叹老嗟贫,西方极少写叹老嗟贫的诗文。今天的中国社会已跟上世界潮流,但封建思想的残余还不容忽视。

  九忌:老想到死

  人到老年,特别是耄耋之年,常想到死是非常自然的。关键是自己抱什么态度。惶惶不可终日,甚至饮恨吞声不可取,最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自然,泰然处之。

  十忌:愤世嫉俗

  最常见的愤世嫉俗是跟不上社会变化,对新生事物看不顺眼,便表现为愤世嫉俗、牢骚满腹。还是毛泽东的两句诗好:“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”

  ――摘自季羡林《真话能走多远》

来源:98互动作业帮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8zuoye.com/post/77645.html

<< 上一篇 下一篇 >>

我是标题

    内容的形式各种各样,可以是文本,也可以是各种广告等。

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

渝ICP备14002415号-5